一年一度的医保谈判大戏,昨日落下了帷幕。今年的国谈,虽然没有去年医保小姐姐的眼泪,但却依然有亮点!
回顾2016-2021年来这6轮国家医保谈判,据不完全统计,共有441个产品参加了医保谈判,其中336个达成谈判纳入医保目录,这意味着,有105个产品在谈判的过程中最后因为“价格”预期不一致而选择放弃进入。
而今年,300多种药品中,有一百多种药进入了医保谈判目录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当下急需新冠治疗的药物中,进入这次目录谈判程序的只有3种,分别是阿兹夫定片、清肺排毒颗粒,辉瑞新冠药Paxlovid。
周日,万众瞩目的P药惨遭“流产”的消息刷屏了网络,虽然最终辉瑞药没能进入医保,但作为紧急用药,仍然有地方临时医保支付政策,一直到2023年3月31日,也还能享有一段高光时刻。
应该说,这次为了让辉瑞纳入医保,国家层面是尽力了,而辉瑞也是千方百计想进入医保的,要不也不至于谈这么久。
不过,小七认为,其中的细节,也不是我们能知道的,所以就不展开说啦。
另外,今年国谈还出现了两项新规定,一项是 简易续约,即一部分新增适应症的创新药有望不用重新谈判,可以通过“简易续约”规则直接纳入医保 。
另一项则是 非独家药品竞价,简单来说就是,如果某一家参与“非独家药品竞价”的药企报价更低,其他药企也会被动以这一低价进入医保 。
2022年,医药板块处于调整状态,整体跑输大盘。但整体而言,产业向上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。
从供给端来看,集采对仿制药尾部企业的淘汰已经充分体现,而创新药在2022年亦经理了一波大浪淘沙;从需求端来看,部分因疫情延后的需求最终会释放,叠加消费医疗的持续升级,行业巨大的总量增长并没有停滞;支付上,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深入,医保的总收入仍在增长。
这一趋势下,对于2023年医药投资而言,每一个子版块都蕴藏机会,除却 投融资边际恢复下估值有望修复的创新药外,与国产替代下有关的医疗器械、设备和耗材 ,也有望成为资本避风港。
近年来,A股市场分化日益明显,普涨行情也许难得,但手握核心竞争力强的绩优股票或不难把握结构性的机遇。
那么这样的好股票该如何选择呢?小七有个简单办法,那就是看学霸买的什么股票,然后借鉴下抄抄作业,今儿要说的这位学霸就是外资(北向资金+QFII)。
MSCI大伙都听说过吧,这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指数提供商之一,目前全球有数十万亿美元的资产以MSCI系列指数为基准进行资产配置,这意味着,一旦被纳入MSCI指数,就可能吸引非常可观的买盘资金。
咱们大A自然也是MSCI重点关注的市场,比如 MSCI中国A股指数,层层筛选优质A股,体现了专业机构的审美,成为很多外资掘金A股的重要参考。
2022年,外资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900.20亿元,自陆股通开通以来,连续9年加仓A股,而近期市场人气持续回暖,从2023年开始,外资首周再净买入逾200亿元,亦现大手笔抢筹A股迹象。
当然,抄作业也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,还需要确定合适的个股配置比例,如果觉得太麻烦,难度太高,我们也可以布局相应的指数基金,一键上车ETF哦。
正巧,ETF通启动满半年之际,第二批纳入互联互通的ETF产品名单也公布啦,自此,对于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,从1月16日起又多了一个可以跟着外资买买买的渠道啦。
有机构预计,北上资金可投资股票池总市值,将从目前的人民币59.5万亿元提升18%至70.2万亿。
对于这一“利好”,你怎么看呢?
(部分内容整理自中国基金报、汇添富基金)
市场情绪:
沪指罕见六连阳,北向资金连续多日大手笔抢筹
【代表指数涨跌】
【行业表现】
截至1月9日收盘,沪深300风险溢价为5.77%。
行业方面,近一周 社会服务、美容护理、电力设备等 的交易拥挤度较高,成交热度处于历史高位区间, 综合、建筑材料、环保 等行业交易热度尚处末位。
【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(%)】
(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3/1/9,不作投资推荐 )
【股债利差】
(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3/1/9,不作投资推荐)
【申万一级行业交易拥挤度】
(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3/1/9,不作投资推荐)
(以上非特别说明图片均来自招商证券)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